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27日上午,王莒生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德尔康尼分站启动仪式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是德尔康尼发展进程中又一件标志性的大事。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劲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董杰昌、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央会诊专家、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首席中医专家王莒生;百君医院4名院长;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出席启动仪式,兄弟单位专家、媒体朋友、王莒生教授的学生及德尔康尼和紫成、竹园社区站的全体员工、医院部分职工共近200人参加启动仪式。
聚焦“德尔康尼分站启动仪式”,充满期待
会议一开始,一个题为“国医芳华 馨香冠宇―德尔康尼人眼中的王莒生教授”的短片把大家带入了德尔康尼中医科发展的5年岁月、王莒生教授如一面旗帜活跃在德尔康尼发展中医的5年岁月,视频播放完毕,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王教授在学术思想引领、临床经验分享、医德医品示范、使命责任担当等方面展现的大医、名医风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使全场人员心潮澎湃、激动万分。由此聚焦“德尔康尼分站启动仪式”,大家充满期待。
启动仪式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莒生工作室负责人、王莒生教授第四批传承弟子周冬梅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王莒生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并从四个方面介绍工作室所做的工作。
共同拉开帷幕,共同托起希望
启动仪式开始,屠志涛局长、李劲涛主任、董杰昌书记、王莒生教授、贾斌院长和周冬梅主任一起为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王莒生传承工作室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分站揭牌。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讲话,他的“坚持三个导向 解决五个问题”为德尔康尼分站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说,抗击新冠取得阶段性成果,秋冬季防疫还在慢慢走来,当前正好是一个空档期,且这次中医药抗疫受到世界瞩目,防治抗疫是我国的一大特点、一大亮点,习主席强调,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在近期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主席强调,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今天中医、西医、三级医院、基层医院都在这里,高朋满座,共同干一件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件事非常好,一定要把它做好。
他指出,工作室分站的建设要坚持三个导向,即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建立工作室的目标到底干什么,建这个分站一定要做成一个示范,不光是北京市的示范,也要做成全国的示范,就是优质资源怎么下基层,建成一个示范,不管是中医、中西结合还是工作室,样样都得示范,这就是目标导向。
屠局长重点谈了问题导向。希望大家一定带着五个问题来干活,没有问题没法工作。五个问题分别是:
第一,解决学生天天都得进步,天天都得上台阶的问题,跟上王莒生王老的步伐;
第二,解决把王莒生的特点、特征、特殊的地方传承下来,尤其对第一、唯一、专一一定要解决好,能说清楚的问题;
第三,徒弟要分级,分三级即门人、徒弟、学人,门人就得代表王莒生,见他如见我,见到门人就跟见到王莒生一样,但是很少,大部分都是徒弟,还有一部分学人。
第四要拓展,中医是健康医学,在目前的皮肤、呼吸领域以外跟着王老拓展其他学科和领域;
第五,解决能做到研究王莒生、总结王莒生的问题;
总而言之,做好工作室分站,绝对不是挂了牌子,跟王老抄抄方子就完了,一年后明年的这个时间还要来验收,看看这个问题答得怎么样,答好了,那就是全国的示范,在全国示范一下名医怎么下基层,名医怎么带动基层发展,名医怎么带动社会前进。结果导向是说拿出问题的答案。当然,最大的结果是让到王莒生工作室看病的百姓有幸福感、获得感。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董杰昌书记讲话,他强调北京中医医院全力支持工作室分站工作开展并提出期望。他说,无论姓社还是姓资,都是我国经济活动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医疗机构也一样,无论是公立还是社会资本办,都是为人民服务。
他做了一个提示,工作室分站的工作要按屠局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他同时提出一个期望,要核心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的前提是传承,创新表现在理念上,表现在思路上,表现在措施和方法上,相信分站可以利用一些更加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开一些科研工作,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王莒生教授的思想、理念去做一些支撑研究,相信在做好区域的中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工作室分站也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董杰昌书记
贾斌院长讲话,他说,工作室分站工作的开展将本着屠局长的要求,董书记的期望,还有劲涛主任的指示和要求,做好两条,第一,各位放心,路一定不会走歪,一定守正,第二,我们创新,努力变成北京和全国的示范!他说,今天的启动仪式意味着分站工作正式吹起号角,未来对分站工作会变得无比重视,做工作形式很重要,有一定的形式表示这件事情是严肃的,这个工作是认真的,这项工作是必须要完成的。 贾院长还用多个温情的故事细腻讲述了他和王莒生教授之间珍贵的缘分、深厚的情谊及无尽的敬爱之情。贾院长表示未来将更有信心,在北京中医医院统筹下,总站统一领导下,周冬梅主任带领下,主要是王院长带着各位,一起把分站建设好,目前国家级名老中医下基层、下社区应该比较少,分站会向着做成全国示范区这一目标,依托传承工作室这一平台和机制,守正创新,传承经典。
贾斌院长
王莒生教授讲话,她表示,将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培养年轻人,托举年轻人,争取工作室的建设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创造一流的效益,目标就按照屠局长的五个要求去做,争取当全国的示范。她说,早在1958年毛主席就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各届政府都曾给予中医药发展一些政策,所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今年疫情工作中肯定中医药发挥的作用,在国内、国际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响和影响力,不仅让中医药人,也让所有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在中医药发展大好形势下,在这里为一位工作室的分站开启动会,看似小题大作,但是体现出各级领导对这件事情的关心和支持的力度,对她、以及她的弟子们都是莫大的鼓舞。
她说,工作室分站设立在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势在必行,这几年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已经超越了骨科专业的范围,开展了中医、口腔,精神心理科也逐步建设,医院的发展说明了这个医院是有追求、求发展、求真务实,是接地气的,是值得信任的一个好医院,上能为奥运冠军服务,下为基层老百姓服务,这样一个医院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去努力奋斗吗?感谢能有这么一个好的平台,感谢贾院长以及全院职工的信任。
王莒生教授
老师,我们爱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皮肤科主任、王莒生工作室负责人、王莒生教授第四批传承弟子周冬梅作为大师姐代表师门的师弟、师妹向王莒生教授献花,向老师献上浓浓的敬意、浓浓的爱意,一句“老师,我们爱您”,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劲涛讲话,他说,海淀卫健委也一如既往地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请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踏踏实实地,把心放到肚子里,谁干得好就支持谁,一定要给老百姓提供最优质、便捷、高效,能够接受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在中医发展传承方面,为海淀区能够引来这么好的一个团队而感觉特别幸福和自豪,在这里也要感谢德尔康尼医院,德尔康尼医院是海淀区民营医疗机构非公党建的一面旗帜,海淀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王老的传承工作室德尔康尼分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切能做得到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也会带动所有的尤其是周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学生,向王老学习,也请王老悉心传授,通过他们彰显知识的力量和大爱无疆的情怀,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相信有王老,有各位老院长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再加上全体海淀的医疗卫生干线上的同仁奋发有为,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辛越向前的革命情怀,站在政治的高度,把握服务的维度,加强落实的力度,饱含关爱的温度,一定能够让海淀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踏上一个新的征程,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绩,也更能为海淀的老百姓服好务,让老百姓更加宜居宜业,幸福地生活。
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李劲涛
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嘉宾还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原院长张建;北京儿童医院原院长李仲智;北京口腔医院原院长孙正;北京急救中心原主任项晓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周冬梅;北京市海淀卫健委中医办公室主任袁学勤;航天中心医院医务部主任李成义;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部书记、中心主任杨清玲;蓟门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兼书记张秋娥;田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穆静;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胡荣芳。
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王莒生传承工作室学术研讨会暨德尔康尼分站启动仪式圆满结束。带着各级领导的要求和期望,德尔康尼分站开始了自信、坚定的征程,对于德尔康尼医院来说,这也是一个斩新的开始,带给各界无限希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