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患者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进入了夏季,鼻窦炎的症状会更加的明显。这是因为很多家庭就只开空调不通风,在这种环境下,加上空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很容易滋生霉菌,在封闭的房间打开空调,霉菌就随风吹散出来,进入人体的鼻腔,从而很容易就引发了鼻窦炎的发作。今天我们就通过中医的疗法为您解决鼻炎问题。
首先,鼻窦是头颅骨头内的几个含气的空腔,分别在两侧眼眶的上方、下方、内侧和眼眶的深部,分别称之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作用主要是减重、缓冲头部撞击的伤害、增加鼻腔粘膜的面积、共鸣作用。如果得了鼻窦炎,无论是急性的鼻窦炎还是慢性鼻窦炎,主要有4个症状:鼻塞、流涕、头痛和嗅觉减退。属于耳鼻喉科的常见、多发病。有资料显示:鼻窦炎发病率为12%,在鼻部疾病中的发病率为23.5%,并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常游泳、跳水、飞行者多发。
鼻窦炎属于中医的鼻渊,“渊”即渊深之义。形容鼻涕量之多,流涕时间之久。鼻渊之名语出《内经》――“胆移热于脑,则辛O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又名“脑漏”、“脑渗”、“脑泻”、“脑崩”、“历脑”、“控脑痧”等。是指外感风、热、邪、毒侵袭鼻窍或肺、脾、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病 因
【急性鼻窦炎】:
多与细菌感染有关。中医方面来讲,急性起病者多由于体质偏弱,加上生活起居失常,寒暖不调,受凉受湿或过度疲劳之后,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属肺、脾、胆(肝)之实证热证。
【慢性鼻窦炎】:
与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变态反应等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医方面来讲,慢性迁延者多由于急性起病之后,体质虚弱,失于调理,致使反复发作,或因治疗不彻底,迁延失治,邪气久羁而成。临床上,多见于肺脾之虚损为主。
症状及并发症
若患鼻窦炎,患者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症状:鼻塞、流出黄脓鼻涕,或倒流至喉咙、脸部疼痛、感到肿胀、嗅觉减退,其他症状还有可能引起发烧、头痛、疲倦、牙痛、咳嗽。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眶骨壁骨炎、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眶内脓肿,球后视神经炎。
【颅内并发症】: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中医治疗
【治疗思路】:本病以“通 排 补”为治疗之法。即芳香通窍,祛痰排脓,补益肺脾
分型治疗
01、肺经风热型
证见鼻流黄涕或粘白量多,嗅觉减退,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多,舌红,苔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芳香通窍。
苍耳子散加减,方药:苍耳子10g 辛夷15g 菊花20g白芷20g 薄荷15g 黄芩10g 连翘20g 桔梗10g 荆芥10g 防风8g 甘草6g。
02、胆经郁热型
证见鼻流浊涕 ,黄稠如脓样,嗅觉差,头痛,发热,口苦咽干,耳鸣,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胆泻热,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等。
【治法】:清泄胆热,解郁通窍。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龙胆草12g 黄芩10g柴胡10g 栀子15g 泽泻12g 当归10g 生地10g 白芷12g 苍耳子12g 鹅不食草15g
03、脾经湿热型
证见鼻流黄涕,浊而量多,鼻塞,嗅觉减退,头晕头重,胸腔胀闷,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脾除湿,方用加味四苓散等。
【治法】:清脾泻热,利湿祛浊。
加味四苓散加减,方药:黄芩10g 滑石12g 大腹皮12g木通10g 云苓15g 猪苓15g 黄连6g 石膏30g 白芷15g 白蔻仁10g 辛夷15g 苍耳子10g。
个人经验及案例:鼻窦炎流黄涕主要原因是肺有郁热,痰浊壅滞鼻窍,肺开窍于鼻,故应清肺化痰,通窍排脓,方用苇茎汤加减。
李某,女,35岁。鼻流黄涕,间断性头痛3年,近期因感冒导致症状加重。西医诊为鼻窦炎。口服鼻渊通窍科里及滴鼻药治疗半月未效。现症前额及眉棱骨处胀痛,晨起痛重,午后减轻,嗅觉迟钝,鼻塞,涕黄,稠浊量多,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清热化痰、通窍排脓:
乌药6 土茯苓20 黄芩20 桃仁15
冬瓜子30 芦根20 蔓荆子10 地龙20
黄芪60 防风15 生白术20 藿香10
干草6 葛根10 干姜6
七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头痛及流体症状消失,继续服药一周巩固,患者痊愈。
护理与预防
清洁鼻腔,去除积留的鼻涕,保持鼻道通畅。
注意擤息方法:鼻塞甚者,不可强行擤鼻,以免邪毒进入耳窍,导致耳窍疾病。
适当休息,注意营养,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
对本病应积极、及时治疗,以免使急性转为慢性,迁延日久难愈,或变生它病。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
注意劳动保护,工作环境粉尘多者,应带口罩。
注意事项
中医配方因人而异,还是需要医生的诊断而定,不对症的人切不可乱喝,如有相同症状欢迎来我院或下方留言咨询。
END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