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康尼临床教学研讨实录∣朝阳医院呼吸科专家方秋红详解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思路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4-11-10  点击: 

  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认知的飞速发展,疾病的诊疗已经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独角戏。汇集了各科专家智慧和经验的多学科协作已成为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举措,有效避免了单一学科在疾病诊疗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德尔康尼历来重视学科间的融合交流,积极推动并努力践行多学科诊疗模式,并把不同学科间的切磋探讨作为临床教学研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求让患者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进而得到更规范的综合治疗。

  11月7日上午,德尔康尼临床教学研讨学习活动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方秋红,来和广大的骨科、康复、内科医护人员一起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思路”。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的建立需结合社区发病、影像学特征和肺炎相关的临床表现综合考虑,方主任指出在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时特别需要注意鉴别诊断。在谈到鉴别诊断时,方主任分享了一例以“社区获得性肺炎”起病的年轻患者,该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起病初就诊于社区医院,经化验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抗生素静点治疗。治疗3天无效,咳血加重,并出现胸痛,就诊于方主任门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不能完全用社区获得性肺炎解释,进一步追问病史,患者母亲和姨妈均因急性肺栓塞去世,查体发现右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经CT肺血管造影检查,该患者最终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并得到了及时治疗。

  方主任强调,当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不能用社区获得性肺炎解释,当患者的治疗反应不符合肺炎的治疗转归时,医生需要反复明确两个问题:有肺结核、真菌等特殊感染可能吗?是不是肺部肿瘤、肺水肿、肺栓塞等非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是社区获得性肺炎贯穿始终的问题。

  社区获得性肺炎初始治疗几乎总是经验性治疗,方主任指出评估可能得病原体及耐药性是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的关键环节,并反复强调在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基础疾病、影像学特征、化验检查等方方面面评估引起感染的可能病原体及其耐药性,恰如其分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使初始治疗合理、适宜、有效。同时积极进行相关病原学相关检查,以实现目治疗。

  方主任强调医生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是至关重要的。拥有清晰的临床思路,能够帮助医生在面对复杂的病情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这需要医生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方秋红主任的讲解使在场医生受益匪浅,他们纷纷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抗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等问题向方秋红主任进行提问咨询。方主任进行了详细解答。

  骨科术后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容易出现肺栓塞等呼吸系统并发症。这就需要骨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今后,德尔康尼还将继续开展各类学科融合、交流探讨学术活动。不定期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就临床相关问题与学科前沿进行授课,全面提升医院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实力。

  

 


  END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