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系列行动之【名家讲坛】:如何预防与早期识别围术期脑卒中

来源: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日期:2024-09-10  点击: 

  编者按:

  建院22年来,德尔康尼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给病人把病治好”,致力于让患者在医疗过程中有切切实实地“被温暖、被治愈”的感觉。为了不断完善优化这一目标,德尔康尼始终将“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作为工作重点贯穿于服务各环节,并形成了一系列德尔康尼服务特色。

  TCD(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2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发现,8例患者发现脑循环中有栓子出现;TE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发现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中,6例存在卵圆孔未闭;50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有2例发生卒中……在临床中,如何术前识别围术期卒中高风险患者?围术期卒中高风险和沙滩椅位患者应该注意什么?高风险患者术后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面对这些临床困扰的问题,德尔康尼“名家讲坛”近日专门邀请到北京朝阳医院原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岳云教授,就“围术期脑卒中——预防与早期识别”进行专题授课,并针对围手术期脑卒中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学习能力是德尔康尼的核心能力之一,医院每周利用固定时间,通过专家授课、文献复习、病例讨论以及同解放军总医院视频连线查房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提升,唯有此才能让医院不断进步。而专家指导、大咖帮助更能让我们学到正规的科学、真正的科学,获取宝贵的经验,进而转化为临床中的业务能力,这也是医院创设“名家讲坛”的最终目的与意图。

  岳云教授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麻醉与脑功能。“德尔康尼成立22年以来,时常会遇到此类问题,但是对其判断、诊断、紧急处置、后续处置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希望通过此次授课能够提升医院的临床能力、完善处置规范。”

  在现场授课环节,岳云教授从围术期脑卒中的特点、如何识别和预防围术期卒中两个维度进行了讲解。他介绍,全球院内卒中46%发生在围术期内。从围术期卒中死亡原因看,早期主要由于脑水肿、颅内高压、外科病房识别和诊断的延迟;晚期主要是因为并发症,包括误吸、肺炎、代谢紊乱、脓毒症、心梗等。

  资料显示,围术期卒中发生时间主要是在术后48小时内,占比高达62%。此外术后3天至30天的发生率占27%,麻醉恢复期为8%。从病因学上看非心脏非脑外科手术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并非出血,而是脑血管血栓形成、脑血管栓塞,占比分别为68%、16%,颅内出血仅占5%。

  那么如何识别和预防围术期卒中?岳云教授认为,术前应识别卒中高危人群,评估患者围术期卒中危险因素并进行危险分级,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其中有两个特殊情况要注意,一是房颤患者围术期的预防和管理,一是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是否需要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评估。

  据北医三院对出院诊断脑卒中596例患者研究发现,术后新发卒中29例。危险因素主要是术前脑卒中史或TIA史、房颤和高龄,此外肾疾病和中风也是危险因素。岳云教授建议,近期脑卒中史患者择期手术的时机原则推迟至卒中发病后3个月,急诊手术则需加强TCD、BIS、脑氧饱和度的监测。

  虽然围术期低血压与卒中的发生和发展确切关系尚不明确,但有数据支持术中低血压与围术期脑卒中之间存在关联。因此术中患者血压应维持在基础值,而非脑血流自主调解阙值。特别是围术期中高风险患者要避免低血压,即不低于基础值20%,这对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尤为重要,能够在栓塞时有利侧枝循环减少梗死面积。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髋关节置换患者脑循环中出现“栓子”的疑问,岳云教授解释,栓子可能是应用骨水泥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卵圆孔重新开放,栓子经卵圆孔进入体循环。同时微小栓子也可能直接通过肺循环进入体循环。

  术后脑卒中延迟诊断、治疗是造成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原因。主要因为病房缺乏辨识卒中的有效方法和程序,许多卒中症状类似于谵妄,因此延误申请会诊。而非神内医护缺乏有效手段表述病情,不能良好沟通导致神内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延迟出诊。岳云教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卒中量表(NIHSS)量化评估卒中药物或治疗效果、严重程度和预后,从而便于非神内医护早期发现卒中症状,更好地与神内医生交流,加快诊断和治疗进程。

  “名家讲坛”作为德尔康尼教学成长行动的重要组成,不定期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就临床相关问题与学科前沿进行授课,用于全面提升医院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实力,更好地将“好好给病人把病治好”这件事做深、做实并取得新成效。此外,医院还从临床实际出发,定期开展各学科集体学习和病例讨论,提升临床服务水平和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最终让患者从中受益。

  岳云

  北京朝阳医院原麻醉科

  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麻醉与脑功能

  师从中国现代麻醉学奠基人之一尚德延教授。从医40多年,培养研究生120余名。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专著10余部,获多项全军、北京市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个人简历:

  1992-1997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麻醉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1-1997 全军麻醉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7-201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其中2001年被授予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荣誉称号,受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接见

  2012-2017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主任、北京朝阳医院首席专家

  2003-201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兼学术秘书、秘书长

  2015-2022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副会长


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09266号-1  技术支持:德尔康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