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首例ATTUNE生物型膝关节置换手术在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顺利完成,手术由我院关节外科学科带头人周勇刚教授实施。
患者是一位61岁的女性,因为患者年轻时劳动量大,活动多,20余年前就感活动多时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近期左膝关节疼痛进一步加重,影响行走和正常的日常生活,来到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找到了周勇刚教授,坚决要求做膝关节置换。经门诊检查诊断为左膝关节终末期骨性关节炎,完全具有人工关节置换指证。
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轻、活动量大,并且骨质较好等情况,周勇刚教授建议做生物型膝关节置换。相比目前更“主流”的骨水泥型膝关节,生物型膝关节不是通过骨水泥“粘合”到患者骨头上,而是通过患者骨组织长入到最新型多孔金属涂层空隙内,使假体和骨组织整合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体。不但避免骨水泥的副作用,而且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假体的松动,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
该患者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未感到任何疼痛。手术第二天,膝关节即可屈曲到130度,能完全伸直,并可扶助行器辅助下地活动。
什么是生物型膝关节?
髋关节置换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假体固定方式从骨水泥固定到生物固定,使手术简单快速,并且假体松动失败率明显降低。但是膝关节置换假体的固定仍然以骨水泥固定为主,也就是将骨水泥涂在膝关节假体与患者骨表面之间,起到一个类似胶水的作用,将膝关节假体“粘”在骨界面上。但是对于年轻、活动量大及肥胖患者,这种水泥壳很容易断裂,使这种“粘合”作用失效,而导致假体松动,需要翻修。
随着材料学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物型膝关节已经成为了膝关节假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型膝关节假体在术中不是使用骨水泥“粘合”,而是通过患者骨组织长入到最新型多孔金属涂层空隙内,使假体和骨组织整合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体,界面受力越大,这种整合效果越确切,避免了界面的分离,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假体的使用寿命。
生物型膝关节有什么优势?
相比传统的骨水泥型膝关节,生物型膝关节的优势在于:
1.其通过骨组织长入假体,使骨组织与假体整合成一体,结合强度大,假体使用寿命长。
2. 可避免使用骨水泥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3. 手术更简单,缩短了手术,减少了感染机会。
哪些人可以使用生物型膝关节?
尽管生物型膝关节相比骨水泥型膝关节有很多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取代后者,两者都有各自适合的群体。
生物型膝关节适用于运动要求高、年龄相对较轻、肥胖患者,这些患者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的失败率较高,出现假体松动的时间更早。
而骨水泥型膝关节,更适合于高龄、骨质疏松、骨质条件欠佳的患者。
年轻患者为什么不做单髁置换呢
虽然单髁置换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但是因其衬垫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高,使得其再手术率及翻修率都高,其翻修率是全膝关节置换的3-4倍。而年轻人、活动量大及肥胖患者做单髁置换的失败率更高,所以对这些人群更应该选择生物膝关节置换。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首例全新一代Triathlon 生物型膝关节置换手术也是周勇刚教授在2020年12月于海南博鳌完成的,并且在国内其他地区也开展了生物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关于周勇刚教授
周勇刚教授,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关节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科医学部原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人工关节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在国内引进和推广多项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在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髋、膝关节置换等复杂初次置换,髋膝关节翻修及感染翻修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先天性高位脱位病人的关节置换及髋膝关节翻修方面处于国内领跑地位。他开创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治疗方法,尤其是在高位脱位先髋的治疗及髋膝关节翻修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经验和规范。提出了髋关节置换治疗先髋的周氏分型、髋关节翻修中股骨骨缺损的周氏分型及髋臼骨缺损的周氏分型,使相应治疗方案的选择简单、明了有效。还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初次及复杂髋膝关节翻修中,获得了优异的临床效果。在膝关节置换中,在术后无痛快速康复的基础上,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自由蹲起为目标,术后自由蹲起的比例可达70%以上,业内无人企及,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