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脊髓的损伤,而造成截瘫的临床症状,依损伤部位的高低及严重性,会有三种分类:
一、 双下肢麻痹
二、 四肢麻痹
三、 自主神经失调
真正对于截瘫患者系统性康复治疗的介入,是越早越好!只要患者无其它特殊状况,许多是在受伤后24小时即开始接受康复治疗的介入。主要提供的治疗方向为:
一、 体能训练:包含肌力与耐力的训练
二、 身体基本活动功能训练:包含翻身、躺到坐、坐到站、转位、轮椅操作及拐杖步行等等。
针对患者未受损的肌肉加强锻炼,配合力学原理与代偿性动作,以弥补丧失的功能,进而完成日后自我生活功能的建立。而在训练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以及返家之后的第四阶段:
第一阶段:受伤后的卧床期
1. 主要指导适当的卧床姿势与翻身动作,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2. 运动的部份则教导麻痹的部位做关节被动运动以预防关节挛缩,没有麻痹的部位则进行主动运动训练,以预防肌力衰退或萎缩。
3. 呼吸训练及咳痰训练目的为改善呼吸功能及预防肺炎。
第二阶段:离床初期
1. 克服姿势性低血压:藉由电动起立床的训练,另外视需要加上束腹或长筒弹性袜,可有助于尽早克服姿势性低血压。
2. 坐姿平衡训练。
3. 支具:训练时可能仍需颈围或背架。
4. 基础肌力与耐力训练。
5. 翻身与转位的动作训练。
6. 轮椅使用或步行训练。
第三阶段:住院积极康复期
1. 加强的肌力与耐力训练。
2. 挛缩的防治。
3. 步行与上下阶梯的训练。
4. 改造居家环境,尽量成为无障碍环境。
第四阶段:社会调适期
1. 居家运动锻炼。
2. 小区互动活动。
3.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4. 日常独立自主生活功能建立,重回工作岗位。
文章来源:德尔康尼骨科医院 骨科病区
![]() |
![]() |
![]() |
![]() |